战争爆发了,爱国的热情让普希金的诗歌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潮,当然普希金这个时期的诗歌还明显存在模仿老师的痕迹,但是那滚烫的语言以及蓬勃的激情却感染了无数的人。
18岁的普希金意气风发地走进了圣彼得堡外交部,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,但是外交事务没能阻挡住他创作诗歌的步伐。他的周围围绕着的是更多的进步诗人,他们一起探讨诗歌的艺术,创作的体会。他的《致恰达耶夫》《自由颂》《乡村》这些优秀作品的发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,但作品里流露出来的进步思想却让沙皇政府感到了不安。
最终,普希金犀利的进步诗篇激怒了沙皇政府,他被流放到了南疆。这一年普希金21岁,21岁的生命是无畏的,流放的艰辛成了诗人最好的磨砺石。他真正地走进了农民的生活,同时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沙皇统治的黑暗,他的诗歌变成了一把把匕首直插进当权者的脓包深处,叙事诗《强盗兄弟》《高加索的俘虏》《努林伯爵》,历史悲剧《鲍里斯·戈都诺夫》《叶甫盖尼·奥涅金》一系列富含战斗精神的作品被世人传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