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,并乐于分享,养成喜欢分享的习惯呢?
1.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
在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,这点不难办到。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是物资上的匮乏,所以家长给了孩子满足,孩子在获得安全感后,自私的想法就会淡化。比如,如果孩子只有一颗糖果,他当然不喜欢把它分给别人。但是如果孩子有很多糖果,他就会留出自己的部分,乐意让别人去分享剩下的部分,当他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时,逐步减少他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共享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。张妈妈经常在放学接儿子的时候,给儿子带很多小食物,要他分给小朋友们。一开始儿子不肯,妈妈告诉他家里还有很多很多,他才放心了,而且当看到朋友们拿到东西的喜悦,孩子慢慢开始变得热心了,并主动给每个小朋友友分发。
2.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利益观
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,体验“给予”所带来的快乐。告诉孩子,好吃的东西,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,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。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,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和大家共同分享,每人都有份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