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贯穿刘鸿生一生,他都在巧妙运用这种关系学,着力培植了基于家庭、同乡、同学和其他的各种关系——
家庭关系:刘鸿生的老丈人叶世恭就是办火柴厂起家的,当然给予他不少帮助。他的哥哥刘吉生作为他最重要的创业助手之一,兄弟二人曾经长期一起风里来雨里去。
同乡关系:刘鸿生能进入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,就来自宁波同乡会会长周仰山的推荐;1920年至1937年间,他还亲自担任了这一老乡组织的会长。
同学关系:虽然没有拿到圣约翰的学位,刘鸿生却在创业成功之后成功创办了圣约翰同学会(梵皇渡俱乐部),这个俱乐部成为他在上海的各类资源整合平台。后来,他的好几个同学都在他的企业里担任银行经理、会计等重要职务,他的学长宋子文更是成为他后来的一个政治优势。通过宋子文,他曾得以承揽蒋介石部队的军呢用料。
政府关系:抗战期间,刘鸿生为了获得蒋的经济支持,曾多次拜访招待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,并聘请和侍从室有密切关系的林玉声、方车等人在自己的企业里任职。在刘氏企业里,根据不同时期、不同需要,刘家都会邀请一些有名望、有地位、有权势的名人来担任董事、董事长、顾问等职位,并致送优厚的报酬。
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,居于中心的自然是刘鸿生本人。虽然和这些人交往,刘鸿生一生却没有什么特别佩服的人,他很自负,始终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