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显二年(公元927年)十一月,耶律德光通过了契丹传统的新君即位仪式——柴册仪,顺利继位称帝,他就是辽太宗。不过耶律德光并没有改元,而是继续使用父亲的“天显”年号。他尊母亲为应天皇太后,封妻子萧温为皇后。为了答谢母亲的举立之恩,耶律德光还专门建了“断腕楼”,为母树碑,又将母亲的生日定为永宁节。兄长耶律倍让位后,一直受耶律德光冷落。他不免心中愤恨,就带着40多个随从去投奔了中原的后唐政权,并改名为东丹慕华,后又改为李赞华,最后死在异乡。兄弟俩的皇位之争也就此落下了帷幕。
太宗耶律德光像
韬光养晦图谋霸业
耶律德光称帝后,就秉承父亲的遗志,继续对外扩张。契丹政权从太祖时就想夺取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,不过汉族势力抵制契丹的入侵,所以辽太祖和辽太宗用兵大都是趁中原几派争斗时,打着支援一方的旗号进攻,从中渔利。此时契丹以西、以东和以北的各少数民族都已臣服,契丹最强的对手是中原地区的后唐政权。后唐的军队都穿黑衣,号称“鸦军”,战斗力很强。而契丹一向是以民为兵,没有专门的野战军,所以耶律德光一时间也对后唐无可奈何。不过他很有耐心,从即位起就不断骚扰后唐,并等待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