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想到小温不赞成老曹的说法:
“如是好人家,值一百多里。”
又说:
“世上的人遍地都是,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。”
老韩忙给小温倒了一杯酒:
“经理要这么说,您就给做个保山。”
小温笑了:
“你先说说是个啥人家。”
老韩:
“村里一个朋友,跟我最好,叫老牛,家里磨香油;改心嫁过来,不会受屈。”
又说:
“不是图他家东西,老牛家那孩子,难得稳当。”
又说:
“待会儿我把老牛和那孩子叫过来,经理相看相看。”
小温笑了:
“那倒不急。”
老曹和小温以为这事也就是说说,没想到老韩当了真。当晚散戏之后,老韩又摆上酒,将磨香油的老牛和他儿子牛书道叫过来,让老曹和小温相看。牛书道十七八岁,个头不高,大眼,有些怵生;小温问了他几句话,读过几年书,都去过哪里;小温问一句,他答一句;问完答完,牛书道说声“大爷叔叔们吃好”,就走了。孩子走了,老牛留下,大家又一起喝酒。老牛虽是一磨香油的,但能喝酒。小温本也能喝,但中午喝到日落西山,晚上听完戏又接着喝,几杯下去,就醉了。小温平日不苟言笑,喝醉了爱掉眼泪,爱摇着头说“不容易,真不容易”,和醒着是两个人。老曹知道小温有这个毛病,不以为意;老韩和老牛不知就里,见小温突然伤心落泪,一个劲儿说“不容易,真不容易”,也不知什么不容易,倒有些吃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