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年代出生的刘强东,老家宿迁曾是苏北最贫困的地方。小时候父母常年外出驶船,刘强东和妹妹就被寄养在外婆家,因为外婆不认识字,学校成为了年幼的刘强东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。这让他从小养成了“必须比别人更努力”的习惯,而这个习惯一直伴随刘强东左右。 当年是亲戚和村民凑了500块钱和76个茶叶蛋送刘强东上了大学,“父老乡亲们的恩情,我会用一辈子来还!”刘强东曾这样说到。 少年时期的刘强东曾在当地村小、镇初中及宿迁市上高中,在大学时代之前,他的生活和成长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,对父老乡亲们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。虽游子在外数十年,但他将孝敬父母、敬重长辈、感恩故里一直深深地牢记于心。 1992年,他考进了北京人民大学。他说,高考时自己只填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,但与此同时,他心里知道:这不是我的终点。从中关村的小柜台到转战电商,京东也曾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考验。 刘强东曾这样说:“别人卖假货,利润是你卖正版的10倍,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做,只有你眼睁睁地看着,坚持着自己的正直。但命运总是公平的,如果没有我坚持五年从不卖假货,就不会有现在的京东电商。” 2008年,那一年,刘强东愁白了头。金融危机到来,京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,一度濒临破产。而在此之前,京东已先后投资数十亿元用于仓储物流的建设,如果无法持续拿到融资,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将化为乌有。 刘强东:“我根本就没法想象该怎么做,实在无法接受,很痛苦。创业这么多年,我只在那个时候长期失眠过,额头前的一撮头发直接一夜变白,因为我没有办法去面对员工的眼神,这是我对大家的责任,也是我最恐惧的。” 天无绝人之路、付出总有回报,最终在2009年1月,京东获得了今日资本、雄牛资本等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。终于度过难关,起死回生了。2016年互联网企业的收入规模第一的就是京东,年增长43.5%、达2602亿元;2016胡润IT富豪榜,刘强东以420亿元排名第7。 对于刘强东而言,扶持宿迁经济发展一直是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一件事情。早在2013年,他就为宿迁母校捐赠了五辆校车,及200万元。 2015年刘强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自掏腰包650万元,向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派发“春节特别红包”,每人1万元。刘强东对家乡的贡献还体现在京东在宿迁设立客服中心,目前有超过4000名客服人员在京东宿迁客服中心工作。 2017年2月,刘强东携妻子章泽天向其老家江苏省宿迁市的教育、文化、养老及扶弱帮贫等公益事业捐赠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。 2017年11月24日,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宣布,他已正式成为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名誉村长。他还为自己已经定下了带动平石头村产业脱贫的小目标:“五年内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十倍!全村村民全部脱贫!不是用捐赠方式,而是产业方式!” 除了现金和物质上的帮扶,更重要的是京东对当地经济的带动。京东先后将客服中心、信息研发处理中心、财务结算中心、物流管理中心、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等五大中心和云计算基地放在宿迁。带动了2万人就业和超过20亿的税收。2017年宿迁电商产业加速崛起,年交易额达1020亿元,同比增长近40%,成为当地首个千亿级产业。 刘强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:“人要有感恩的心,我是从宿迁出来的,如果我都不带头回去老家投资,那去哪儿找别的企业来投资呢?也许总会有的,但毕竟还是需要人来带头,而我愿意做这个抛砖引玉者。” 举报/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