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与越南的文化交流
明朝建立后,即与越南陈氏王朝互派使臣,保持朝贡关系。洪武后期,越南权臣黎季犛篡夺陈氏之权。后来陈氏后裔陈天平辗转逃到南京,向明朝求援。永乐五年(1407年),明成祖派张辅率军征伐,俘获黎氏父子,设立交阯布政使司、都指挥使司、按察使司等统治机构。1428年黎利率领越南军民起义,反抗明朝的统治。建立黎朝(1428—1789年),迁都升龙(河内),史称后黎。后黎朝和明朝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。郑和七下西洋,宝船队每次必到越南中部占城的新州(归仁)。中越的经济、文化交流非常频繁。越南的风俗习惯和典章制度,都受到中国的影响。
汉字、汉语在越南的流行与“字喃”的创制 越南自古以来就通用汉字、汉语。越南人称汉字为儒字,是读书人使用的字,又称为“我们的字”(chuta)。越语和中国南方福建、广东通行的闽、粤语相近,和中国北方通用的汉语有很大的差别,越语要用汉字表达出来,需要进一步北方化,非常麻烦。在13、14世纪,越南于是仿照汉字的结构,创造了方块象声文字“字喃”。“字喃”的意思就是南字,越南人称中国人为北人,自称南人,越南字也就成了南字。字喃用汉字表音表义,可以说是汉字的异体字。14世纪时,越南的文人已开始使用这种新的文字进行文学创作,到17、18世纪逐渐盛行起来。陈朝仁宗时的韩诠,开始使用字喃写诗,创立国音诗。黎季犛还曾用字喃翻译《尚书·无逸》。不过,字喃始终未能取代汉字,越南的文化人仍然坚持学习汉字、汉文,用来进科取士、著书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