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于北地、长于戎马的唐太宗,从小就形成了英武的性格,喜弓善射就是这种性格的反映。晋阳起兵后,东征西讨,出生入死,弓箭从不离身。他所发射的箭,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,命中率高,威力大,能“射洞(即穿)门阖”。房玄龄赞扬他“箭穿七札,弓贯六钧,”虽属溢美之词,亦可见其善射概况。例如,武德二年十一月,李世民和宋金刚相持于柏壁,有一次为敌军所包围, “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,贼骑乃退。”
有史学家注曰: “史言世民不惟有天命,亦武艺绝人。”武德三年七月,秦王世民率军围攻洛邑,在慈涧遭到敌将单雄信的袭击,几为所败。“太宗左右射之,无不应弦而倒,获其大将燕颀。”左右开弓,武艺确实高超。武德四年十月,平定东都后, “秦王建天策府,其弧矢制倍于常”。
后来在讨伐刘黑闼的战斗中,曾“为突厥所窘,自以大箭射却之。突厥得箭,传观,以为神。后余大弓一、长矢五,藏之武库,世宝之,每郊丘重礼,必陈于仪物之首,以识武功云。”由上可见,秦王李世民的显赫战功是跟他善射大箭分不开的。“朕以弧矢定四方,用弓多矣”,这是经验之谈。
平定天下后,太宗仍经常骑射,《出猎》一诗反映了他使兽惊鸟飞的娴熟弓法; “碉戈夏服箭,羽骑绿沈弓。怖兽潜幽壑,惊禽散翠空。”为示他对弓的特殊爱好,又作《咏弓》诗一首: “上弦明月半,激箭流星远;落雁带书惊,啼猿映枝转。”